首页 > 悬疑小说 > 神农诡
第七章 石破天惊的叩问:炎帝故里在会同?(4)
       “大量考古遗址证明,会同连山一带从旧石器至炎帝时代一直有人居住。据《会同县志》载,1988—1989年省文物工作队在会同境内发现旧石器至新石器时代遗址有10外之多,其中主要的有:一、沙田遗址,该遗址位于会同黄茅团村东北,巫水右岸第三级阶地上,属旧石器时代遗址,离连山20公里。二、坛子墙遗址,地点就在连山乡建设村,离连山洞穴群1500米、在渠水右岸第二级台地上,属旧石器延续至新石器的遗址;三、渡头江遗址,位于林城镇大桥村西北、渠水左岸第一级阶地上,属新石器至商代遗址,距连山3公里;四、对江口遗址,位于岩头乡溪口村西南,与连山隔江相望,属新石器至西周遗址。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有关部门尚未对古遗址作进行发掘。从已掌握的资料看,会同连山一带五到十万年前就有先人繁衍,至五六千年前炎帝时代这里已是遍地炊烟。”

       “嗯。”

       “更值得称道的是,‘洪江高庙新石器遗址’的发现,它是佐证‘会同炎帝故里’的重要证据。历史上与会同属于同一行政区的洪江(原来叫黔阳县),在会同的下游(沅水),高庙遗址距连山只有大约50公里。2005年度全国重大考古发现评选,高庙遗址在居‘六项重大考古发现’第二位,并正式命名为高庙文化。该遗址是沅水一级台地上保存完好的贝丘遗址,分布面积约3万平方米,文化堆积最厚处距地表达7米多,其上层文化距今5300—6300年,下层文化距今6500—7800年。据主持这一发掘的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室主任贺刚教授在《中国文物网》撰文证实,高庙考古主要取得几大成果:

       一、遗址揭示了一处距今7000年的大型祭祀场所,“祭祀场附设的司仪、牲祭、人祭、窖藏与议事会客场一应俱全,在我国南方同时期遗址中是极为罕见。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居民宗教礼仪的真实状况,也表明在当时很可能是一个区域性的宗教中心;

       二、发掘出距今7000—7800年的大量精美陶片,有红陶、黑陶、白陶。白陶是中国史前制陶工艺中的杰出代表,高庙发现的是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白陶,所处年代估计不晚于距今7800年,是我国白陶的最初发源地;

       三、在距今7100—7800年文化层发掘的陶片上,有丰富的以凤鸟、獠牙兽和太阳纹、八角星纹为题材的图案,这些图案均用简单的戳印篦点连缀而成,且其中的部分图案被涂上朱红或黑色的矿物颜料,这些图案中的獠牙兽长有双羽,凤鸟载着太阳或八角星象,它们显系超自然的物像。参照该遗址中大型祭祀场所的发现,可确认这些饰有上述图案的陶器属于祭器的性质;

       四、揭示了高庙上层文化的夫妻合葬墓和四人男女合葬墓。编号M26和M27构成的一组并穴墓,其中M26号死者胸部出透明白玉璜2件、玉块1件,在其腰下裆部位放有象牙1件,判断为女性;M27位于北侧,在死者胸部偏南侧出土玉钺和石刨形斧各一件,判断为男性。从其随葬品的质地和品位知其在该墓地中处于显赫的地位,推测他们是当时部落首领的夫妻合葬墓。编号为M65两男两女四人同穴合葬墓,其中有属于非正常死亡的情形。夫妻合葬墓、四人合葬殉葬墓及大型祭祀场,特别是其中有‘人祭’的现象,这是人类进入父系制社会和阶级社会的体现。过去发现的这类考古在距今4000—5000年左右,而高庙遗址出现在7000—8000年前,充分证明五溪流域的炎帝部落在中国最早进入父系制阶级社会。这就为炎帝集团建立君主制,入主中原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组织条件。炎帝神农氏族以太阳和象征火的凤凰为图腾,高庙遗址的陶器上出现大量太阳和凤凰的图案,也与炎帝文化特征相吻合,特别是其中有一个凤鸟、太阳组合图案,林河先生认定为‘神农氏族图腾’。高庙遗址的‘八角星象图’和此前同发现于高庙遗址的‘乾坤卦象图’,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易图雏形,这给‘炎帝在会同创连山八卦’一说提供了很好的佐证。

       史料有炎帝发明陶的记载,高庙又有明显领先同时期中原地区的白陶、黔陶等陶文化出土。会同连山与洪江高庙遗址只相距很近,一水相连,交通直达(高庙遗址出土了同期的双帆船陶画,证明当时该地区的水运已比较发达),推测当时很可能同属于一个宗教部落。现在的会同连山,造船业依然发达,是传统的优势产业,从中足可佐证这一点。

       会同附近有众多稻作文化遗址,据刘芝凤著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侗族民俗与稻作文化》和《中国土家族民俗与稻作文化》两书记载,考古学家们已在五溪地区发掘出距今5000年左右的稻作文化遗址12处之多。这里仅举会同连山上游40公里的靖州新厂斗篷坡遗址一例。该遗址学术界认为是长江流域最大的古建筑遗址之一,内有洞房基54座,灰坑、灶坑25个,窑址七座,出土玉、石、陶、木生产和生活用具3000多件,还出土了大量碳化了的水稻、瓜子、板栗等种子;最有意义的是生活用具中有一件竹饭篓,竟和西南地区农家至今还在使用的饭篓一模一样。距今7000—8000年的洪江高庙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猪、狗、象、鱼等动物骨骼遗存,证明那时整体还处于渔猎时代,而这些稻作遗址都在距今5000年左右,与炎帝时代相同,这和炎帝创耒开启农耕新时代的传说完全吻合。”

       “太精彩了,阳教授你的解说实在太精彩了,从典载、地理、语言和考古四个方面详细论证,观点让人信服,今天在下真是受益非浅。”马如龙显得异常兴奋,“开始听到‘炎帝故里在会同’这个说法的时候,按照习惯性思维,我还以为又是一些地方为了‘傍上名人好发展’而制造的炒作概念,现在听了您和杨明军老师的介绍后,我也有点相信炎帝的故里真的就在会同了。湘西,果然是一块神秘又神奇的土地。”

       “我也是,我本来就支持炎帝是南方人一说,现在说他是会同人,我也信了。”路瑶笑嘻嘻的接话。

       “能获得你们的认同我深感荣幸,不过我要告诉你,你们总结得太早了,最关键的证据我还没讲呢。”

       “啊,还有什么关键证据?”

       “这个证据可就非同一般咯,它的出现,绝对可以称得上神奇。”

       “这么利害,到底是什么?”马如龙瞪大了眼睛。

       “这个证据就是‘炎帝故里在会同’一说的关键实物证据——《连山易》。”

       “什么,《连山易》?《连山易》不是说已经失传了吗?”马如龙张开了嘴巴,大为惊讶。

       “就是因为失传了一千多年,而现在却重见天日,我们才敢称为‘神奇’!”

       “不会吧,难道真的发现了失传已久的《连山易》?”

       “没错,就是《连山易》,如假包换。”

       “这到底怎么回事?”

       “前面已经讲过,古有‘三易’,曰《连山》、《归藏》、《周易》;《连山》为‘三易’之首,是最早的《易经》。清代辑佚家马国瀚在他的《连山•附诸家论说》的序言中说道:‘后汉时此书尚存,因传者甚少,故《汉•艺文志》、《隋•经藉志》皆不著录……《唐•艺文志》有《连山》十卷……则为刘炫伪造之……然皇甫谧《帝王世纪》、郦道元《水经注》引之……决为古之佚文’。皇甫谧是晋代人,郦道元是北魏人,于是学界据此推测《连山》易大概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失传,距今至少1500多年。”

       “对呀,历史上是这么个说法。难道失传了1500多年还能找到?”

       “是的,就象武侠小说里突然重现江湖的武林秘笈一样,《连山易》的发现也非常传奇。事情是这样的,就在去年,贵州省荔波县档案局在抢救民间水书时,无意中征集到一部手抄本的《连山易》,共五册(原件现珍藏于荔波档案局)。捐赠者是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76岁的民间水族水书先生谢朝海,他自称是这本《连山易》的第七代传人,这本书是他祖上传下来的。据他介绍,此手抄本是他家在民国初年抄写的,他的家族有个规定,每代把旧本抄写后,都要将上一套烧掉祭祖,这一本是最后没烧的那本。此消息一出,可谓石破天惊,被新华社报道后引起巨大反响。但现在仍有一部专家学者对此持谨慎、怀疑态度。甫获信息,我即通过湖南怀化市档案局有关领导与贵州省档案局和的中介与联络,有幸得到水书《连山易》第一册的影印本,对其真伪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

       “是吗,那真是万幸了。”

       “水族你知道吗?”

       “只知道有这个民族,具体情况不是很了解。”

       “那水书呢?”

       “没听过,江永女书就听过。”

       “水书就是水族的文字,比江永女书古老得多。经过我们初步研究,甚至认为它很有可能比甲骨文还早。”

       “不会吧,比甲骨文还早?”

       “难说,现在有很多学者正在研究,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带来石破天惊的发现。”

       “那样就太好了,说不定断掉的历史能够重新接上。”

       “是啊。水书文字的历史暂且不讨论,我们现在要说的是这部《连山易》。”

       “好的,请讲。”

       “水书,水族称为‘泐睢’,外人称其为‘鬼书’,意即像‘鬼画符’,常人看不懂。目前发现的水书文字有1400多个,其中部分字荔波县的一些老水书先生仍可辩认。我们首先向水书先生学会了一些水书文字,又作了大量田野调查,在此基础上对照历代诸家对《连山易》的评说进行了综合考证。考证结论:一致认为水书《连山易》就是失传已久的古之《连山》。”

       “何以见得?”

       “其依据主要有八个方面:第一,史载《连山》为炎帝连山氏(又作神农氏)首创,夏代施行《连山易》,而水书《连山易》所用文字早在夏代以前形成。何以见得呢?据《贵州晚报》报道,荔波县档案局组织水书先生,利用水书可破译河南偃师二里头夏墟出土陶器上的24个刻画符号,这说明水书文字在夏代早已存在。2006年笔者在水书先生的帮助下又破译了湖南洪江高庙遗址出土的距今7400年的一个石头人像上的三个神秘符号——详见拙作《利用贵州水书破译高庙遗址神秘符号》一文,说明水书文字的形成可以追溯到7000多年以前。学界一般认为炎帝年代距今5000-6000年。水书文字的发明早于炎帝,这是确认水书《连山易》为古之《连山易》的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