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小说 > 惊变23天
5次声装置
       “看样子她受了很大的刺激,脑子有些不太好使,暂时不要问这些问题。”肖飞侧眼又看了陈如的穿着,然后对张培说,“鬼子的服装积滞多年不太干净,她里面衣衫单得很,你背包里若还有别的衣物,麻烦给她先换上吧。”

       “在车上的时候她不还好好的吗?”张培有些不乐意地打开背包,“这件套装是我从达芙妮买的,花了我大半个月工资呢,一次还没舍得穿过。”

       话虽如此,张培还是把衣服拿了出来,递给一旁不知所措的陈如:“呶,给你”。

       “你帮忙给她换一下。”肖飞叮嘱张培,然后起身下梯子,“我在下面等你们。”

       二十分钟后,肖飞、张培和陈如三人依次从配电室走出。

       随后的三个房间都是铁将军把门,通过门缝,可见里面残存着各种各样的机器设备,那些设备虽然破旧不堪、积满尘垢,但外表无一例外的奇形怪状、高深莫测。由于手机光线照射范围有限,房间的陈设只能看到局部,更多地方则被黑暗占据。

       第四个房间的门是开着的,通过门边的木牌,肖飞大致明白这间屋子是个“声波分析室”。张培怀疑之前听到的敲击声是从这里发出,因此喊了郭文豪和多多的名字,可里面无人回应。

       张培看看肖飞,后者犹豫片刻,还是决定进去看看。

       在手机电筒的照射下,可见这间屋子相当宽敞,至少得有个百余平米。迎门一侧的墙角下是一大片空置留白的痕迹,这说明那里原来停放着机器设备,现随着鬼子的撤离已经搬空了。

       转望右手边,肖飞看到一只墨绿色的大“碟子”,“碟子”直径足有五米,上头压个颜色与之接近的木制手柄,看起来很像电影里见到的老式留声机,但体型要比前者大出几十倍。肖飞试着拨了一下,“碟子”慢慢转动起来,发出尖锐刺耳的声音。

       那声音仿佛带着极强的穿透力,撕裂皮肤划破血肉,扯得五脏六腑痛不可当,肖飞赶忙停手。接着,他发现“碟子”后面还连着一台监测仪和雷达状的东西,紧挨“雷达”是个直径约一米的镜筒,镜筒下有个可以调整开合角度的支架。

       肖飞拿手机照照机器上的日文,想弄清它们到底什么家什,张培却借助余光盯上了墙壁上一张破旧的表格。

       “你看这个。”张培拽拽肖飞的袖子。

       肖飞探过头去。鬼子的语言虽然晦涩,但阿拉伯数字却是通用的,仗着这些人类文明的结晶,结合半懂不懂的符号文字,肖飞和张培很快就搞懂了表格的用途,同时也明白了这台神秘设备的功能与作用。

       “原来是次声波的制造、搜集和发射装置!”肖飞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张培也吃惊不小:“真想不到,鬼子竟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开始着手这方面的研究了!”

       根据表格上的计划,每10小时就要进行一次次声发射试验。这使肖飞想到了主隧道里每隔不远就会出现的碗装喇叭、岩壁上那八孔椭圆形凹槽以及整个隧道(含二层、三层)无处不在的黑色大门。现在看来,那些都是为避免次声伤害而采取的防护措施。

       紧接着,肖飞和张培又发现,房间最里端的墙壁上并列镶有两只金属横杆,横杆上各带一排铁钩,上面挂着四五件遮头蔽脸的黑色“雨衣”,每件“雨衣”领边还配套有一副耳塞,也是黑色,造型显得有些丑陋和笨拙。

       张培拉过其中一件“雨衣”摸了摸,感觉挺厚,借助手机的光线,发现其分表、中、里三层,表层皮质,手感相当细腻,中层滑滑的像是丝绵,但比丝绵密度大,应该是人工合成的特殊材料,里层是粗麻,涩涩的划拉皮肉。由于年代久远,“雨衣”已被腐蚀出很多大小不等的孔洞。

       “鬼子每天都要做放射实验,看来,这些就是他们的防护服了。”张培摘下手里那件“雨衣”朝里面看了看,“还别说,鬼子的设计挺人性化的,不仅收腰、裹腿可松可紧,膝盖的软垫肥瘦相宜,就连裤裆的尿袋都有了。”

       肖飞不说话,他后退几步回到“碟子”跟前,眼睛在那台“留声机”上快速搜索着。

       “怎么了?”张培把“雨衣”还挂回去。

       肖飞的视线最终在“碟子”边缘的某个位置停下来。顺着他的视线看去,张培看到“碟子”左侧靠近边缘的位置有一圈巴掌大小、外表呈椭圆形的裂纹,中间是个三四厘米深的坑洞,坑洞内有明显的烧灼痕迹。

       张培刚要发出疑问,肖飞的视线又转移到了“留声机”的木柄上。木柄一端紧贴“碟子”,另一端的顶面则微微翘起,翘起的部分有些开裂,裂纹边有一小块液体喷溅的痕迹,由于时间久远,已看不出本来的颜色,只剩下黑糊糊一片。

       随后,肖飞又弯起腰,从“留声机”下找到一条皱巴巴、脏兮兮的绳带,展开之后,竟是一件白色的对襟褂子,褂子上污迹斑斑,呈现出跟适才看到的木柄上差不多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