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操盘高手)
“哪两个字?”萧栎停下手中的笔。
丁小秋似乎惊魂未定,目光呆呆地吐出答案:“蒋毅。”所有人再次看向蒋毅,后者笔尖沙沙地记录完毕,抬起头坦然应对或惊诧或质疑的目光。
一个被谋杀的人,如果垂死前反复念叨一个人的名字,那么这个人多半就是凶手。案发当时,蒋毅正在郊外,根本不具备作案条件,而且他杀罗凯情理上也说不通,毕竟要取罗凯性命的是李均一伙。因此萧栎抱以困惑的神色,催促丁小秋给出下文:“然后呢?”
“话没说完罗处就没了呼吸,我赶忙送他去医院,可还没送到到医院他就——”丁小秋泣不成声。王福胜撇嘴道:“吭哧个啥,跟个娘们儿一样!然后呢,继续说呀!”
“我来说吧。”韩觉主动接过话头,“是我和小秋一起开车到医院的,其他人奉命保护现场。致死原因是子弹穿透肺部引起的功能性损伤,进而由失血过多导致心力衰竭,这是尸检报告。”说着,韩觉将几张装订在一起的文件推向朝桌子中央。
萧栎拿过粗略浏览了一下,转给蒋毅,后者扫了一眼,示意韩觉继续讲下去。韩觉打开幻灯机,把一张照片投射到银幕上,众人随之抬头,见照片中是一颗染血的子弹。
“子弹是从罗处体内取出的,弹头长2.5厘米,锥形,这是54式手枪改进版所用的弹头,属于警用弹。”韩觉特别强调了“警用弹”三个字。萧栎不以为然:“那又怎样?”
韩觉继续讲道:“54式手枪因结构简单性能完善,作为国内公安部门的主要配备长达20多年,后逐渐被国产的64式和77式手枪所替代,目前,澳门、上海和北京还配备了更先进的92式。”
说到这里,韩觉突把话锋一转:“但54式手枪有其无可替代的优越性,那就是它的杀伤力,通常情况下,杀伤力越大枪声也就越大(不排除例外情况),不过昨天我在现场并未听到枪声。当然,雷电的因素不可避免,但发生在同一时刻的几率非常小,最大的可能是手枪安装了消音器——”
王福胜低声插口:“54式太老,没法安装消音器。”韩觉瞥了他一眼:“刚才我说过,凶手使用的是一支经过改进的54式手枪。安装消音器是为了防止枪响暴露他的位置,以便完成谋杀后顺利逃走。”
“我们都知道,由于政府实行严格的枪支管理,一般人很难得到像54式这样的军用手枪,如有必要,他们更多会从黑市上购买简便实用的自动步枪。相比之下,这种枪在警方内部仍在广泛使用,尤其是具有一定职务和级别的中高层人员。”
萧栎眯起眼睛:“你到底想要说什么?”韩觉冷冷一笑:“萧老师曾经指出,我们的队伍里有内奸,起初我不相信,现在我深感认同。”
“请看这张照片。”韩觉点了下鼠标,屏幕切换为下一张照片,照片里是一股股红绿黄蓝颜色各异的线,均被铰得七支八棱龇牙咧嘴,“这是我派人在广播大厦配电房里拍摄的,很显然,配电箱遭到了人为破坏。”
“刚发生停电的时候,我还以为是雷电击坏了附近的变压器,随后一想觉得不对,因为广播大厦和周围的建筑根本不是同一条线路,即便停电也不会如此凑巧。于是,我派人勘察了周围几座大楼的配电房,均发现配电箱遭到破坏。”
“这时我才明白过来,原来停电是敌人提前设计好的阴谋,目的是利用特殊的天气环境,给我们的保卫工作制造麻烦,为其成功实施谋杀提供行动掩护,而敌人最终成功了。我承认,我的工作存在疏忽,让配电房成为监控的盲点。可大家想一想,什么人才能突破重重防线毫无障碍地进入配电房?什么人才会拥有如此强大的调控能力,可以把几栋大楼的停电时间精确到数秒之内?”
萧栎想插口,韩觉却打断了她:“当然,这种事情未必需要警察亲自出手,但绝离不开警察的支持配合。我们的敌人虽有一些过人的手段,可未必有过人的头脑,其手下更是一群乌合之众,单凭他们独自行动,根本无法完成这个谋杀任务。如果有一个来自警方的操盘高手加以点拨,对手便可如虎添翼。”
萧栎摇摇头:“你所说的这些多为主观猜测,很难作为证据支持你的论点。”
“好吧,我们接着往下看。”韩觉切换第三张照片,照片中是四个青年男子的头像,下方附带相应的狼头面具,“这四人是昨日在案发现场抓获的,经讯问,他们都是外地人,一个多月前来到梓平,因暂时没有工作处于待业状态。”
“按照他们的说法,之所以乘出租车到广场是因为受人雇佣,而雇佣他们的就是一名警察。那名警察先在论坛里发布所谓的‘平民英雄征集令’,声称为破获要案特向公众求助,要求应征者身高一米八以上,男性,年轻25-35岁之间,所执行的任务非常简单且不会有任何风险,雇佣条件是一小时300块钱。”
“此四人受之诱惑,先后发表回帖留下联系方式。不久,他们接到一个陌生男子的电话,该男子声称是梓平公安局刑侦大队的,但拒绝透露姓名。为使对方放心,他通过网络视频展示了他的警官证,当然,他有意掩盖了自己的姓名和职务。”
“通过身份验证后,四人从指定地点领取了狼头面具,然后按照那名男子的吩咐,于昨日上午十一点半乘出租车从不同方向抵达广播大厦,尔后朝停车场集结。再然后,他们稀里糊涂被我们抓获带到审讯室,一脸无辜地交代了上述情况。”说完,韩觉向在座者展示了由当事人签字的审讯记录。
蒋毅拿过翻看,萧栎则继续提出疑义:“除了你,还有谁参加了审讯?”韩觉:“小秋陪审。”丁小秋点点头。
萧栎转问丁小秋:“既然见过那名警察,这四人一定对其声音样貌持有印象,对吧?”丁小秋支吾了一下,韩觉替他做了回答:“他们都是靠体力生存的外来务工者,学历低浅心智单纯,没有太留意对方的声音特点。再说,那名警察自始至终就没有露面,他的声音也肯定经过修饰和伪装,即便留下印象,也没什么参考价值。”
“是吗?”萧栎似乎从他的眼睛抓到了什么:“那四人现在在哪儿?”韩觉迎着她的目光:“死了。”
丁小秋似乎惊魂未定,目光呆呆地吐出答案:“蒋毅。”所有人再次看向蒋毅,后者笔尖沙沙地记录完毕,抬起头坦然应对或惊诧或质疑的目光。
一个被谋杀的人,如果垂死前反复念叨一个人的名字,那么这个人多半就是凶手。案发当时,蒋毅正在郊外,根本不具备作案条件,而且他杀罗凯情理上也说不通,毕竟要取罗凯性命的是李均一伙。因此萧栎抱以困惑的神色,催促丁小秋给出下文:“然后呢?”
“话没说完罗处就没了呼吸,我赶忙送他去医院,可还没送到到医院他就——”丁小秋泣不成声。王福胜撇嘴道:“吭哧个啥,跟个娘们儿一样!然后呢,继续说呀!”
“我来说吧。”韩觉主动接过话头,“是我和小秋一起开车到医院的,其他人奉命保护现场。致死原因是子弹穿透肺部引起的功能性损伤,进而由失血过多导致心力衰竭,这是尸检报告。”说着,韩觉将几张装订在一起的文件推向朝桌子中央。
萧栎拿过粗略浏览了一下,转给蒋毅,后者扫了一眼,示意韩觉继续讲下去。韩觉打开幻灯机,把一张照片投射到银幕上,众人随之抬头,见照片中是一颗染血的子弹。
“子弹是从罗处体内取出的,弹头长2.5厘米,锥形,这是54式手枪改进版所用的弹头,属于警用弹。”韩觉特别强调了“警用弹”三个字。萧栎不以为然:“那又怎样?”
韩觉继续讲道:“54式手枪因结构简单性能完善,作为国内公安部门的主要配备长达20多年,后逐渐被国产的64式和77式手枪所替代,目前,澳门、上海和北京还配备了更先进的92式。”
说到这里,韩觉突把话锋一转:“但54式手枪有其无可替代的优越性,那就是它的杀伤力,通常情况下,杀伤力越大枪声也就越大(不排除例外情况),不过昨天我在现场并未听到枪声。当然,雷电的因素不可避免,但发生在同一时刻的几率非常小,最大的可能是手枪安装了消音器——”
王福胜低声插口:“54式太老,没法安装消音器。”韩觉瞥了他一眼:“刚才我说过,凶手使用的是一支经过改进的54式手枪。安装消音器是为了防止枪响暴露他的位置,以便完成谋杀后顺利逃走。”
“我们都知道,由于政府实行严格的枪支管理,一般人很难得到像54式这样的军用手枪,如有必要,他们更多会从黑市上购买简便实用的自动步枪。相比之下,这种枪在警方内部仍在广泛使用,尤其是具有一定职务和级别的中高层人员。”
萧栎眯起眼睛:“你到底想要说什么?”韩觉冷冷一笑:“萧老师曾经指出,我们的队伍里有内奸,起初我不相信,现在我深感认同。”
“请看这张照片。”韩觉点了下鼠标,屏幕切换为下一张照片,照片里是一股股红绿黄蓝颜色各异的线,均被铰得七支八棱龇牙咧嘴,“这是我派人在广播大厦配电房里拍摄的,很显然,配电箱遭到了人为破坏。”
“刚发生停电的时候,我还以为是雷电击坏了附近的变压器,随后一想觉得不对,因为广播大厦和周围的建筑根本不是同一条线路,即便停电也不会如此凑巧。于是,我派人勘察了周围几座大楼的配电房,均发现配电箱遭到破坏。”
“这时我才明白过来,原来停电是敌人提前设计好的阴谋,目的是利用特殊的天气环境,给我们的保卫工作制造麻烦,为其成功实施谋杀提供行动掩护,而敌人最终成功了。我承认,我的工作存在疏忽,让配电房成为监控的盲点。可大家想一想,什么人才能突破重重防线毫无障碍地进入配电房?什么人才会拥有如此强大的调控能力,可以把几栋大楼的停电时间精确到数秒之内?”
萧栎想插口,韩觉却打断了她:“当然,这种事情未必需要警察亲自出手,但绝离不开警察的支持配合。我们的敌人虽有一些过人的手段,可未必有过人的头脑,其手下更是一群乌合之众,单凭他们独自行动,根本无法完成这个谋杀任务。如果有一个来自警方的操盘高手加以点拨,对手便可如虎添翼。”
萧栎摇摇头:“你所说的这些多为主观猜测,很难作为证据支持你的论点。”
“好吧,我们接着往下看。”韩觉切换第三张照片,照片中是四个青年男子的头像,下方附带相应的狼头面具,“这四人是昨日在案发现场抓获的,经讯问,他们都是外地人,一个多月前来到梓平,因暂时没有工作处于待业状态。”
“按照他们的说法,之所以乘出租车到广场是因为受人雇佣,而雇佣他们的就是一名警察。那名警察先在论坛里发布所谓的‘平民英雄征集令’,声称为破获要案特向公众求助,要求应征者身高一米八以上,男性,年轻25-35岁之间,所执行的任务非常简单且不会有任何风险,雇佣条件是一小时300块钱。”
“此四人受之诱惑,先后发表回帖留下联系方式。不久,他们接到一个陌生男子的电话,该男子声称是梓平公安局刑侦大队的,但拒绝透露姓名。为使对方放心,他通过网络视频展示了他的警官证,当然,他有意掩盖了自己的姓名和职务。”
“通过身份验证后,四人从指定地点领取了狼头面具,然后按照那名男子的吩咐,于昨日上午十一点半乘出租车从不同方向抵达广播大厦,尔后朝停车场集结。再然后,他们稀里糊涂被我们抓获带到审讯室,一脸无辜地交代了上述情况。”说完,韩觉向在座者展示了由当事人签字的审讯记录。
蒋毅拿过翻看,萧栎则继续提出疑义:“除了你,还有谁参加了审讯?”韩觉:“小秋陪审。”丁小秋点点头。
萧栎转问丁小秋:“既然见过那名警察,这四人一定对其声音样貌持有印象,对吧?”丁小秋支吾了一下,韩觉替他做了回答:“他们都是靠体力生存的外来务工者,学历低浅心智单纯,没有太留意对方的声音特点。再说,那名警察自始至终就没有露面,他的声音也肯定经过修饰和伪装,即便留下印象,也没什么参考价值。”
“是吗?”萧栎似乎从他的眼睛抓到了什么:“那四人现在在哪儿?”韩觉迎着她的目光:“死了。”